有人說,這是20年來最特殊的春節黃金周。因為疫情影響,旅游業春節檔幾近“泡湯”,但與此同時,在危急時刻,上至國家,下到個人,都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的事業中。其中既有國家政策法規支持,地方行政措施保障,行業協會維系,也有旅游各細分行業間的共襄義舉,以個體旅游人為代表的善舉義行也比比皆是。
文旅業之義,既在于為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求而不斷奮然向前,也在于為人們健康之本而選擇“撤退”。
旅游業“停擺”
在春節前,有預測數據認為,2020年春節7天全國旅游人次將達4.5億人次。但隨著疫情影響,這一數據大打折扣。
1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暫停旅游企業經營活動的緊急通知》,即日起,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旅游產品。
1月26日,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致境內外旅游供應商、旅游業者的一封公開信》。
公開信稱,本次疫情給中國旅游業造成了巨大損失,但為避免疫情進一步發展,中國旅行社都在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暫停國內外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產品,且積極地為游客辦理取消或延期出行事宜。
“中國航空公司、酒店、景區、鐵路、公路、餐廳等行業亦紛紛出臺相關措施,全額退款并免除因預訂、變更、取消、延期產生的相關損失及手續費,力降低游客損失。”公開信稱,“鑒于疫情防控形勢日趨嚴峻,我們希望能得到你們的充分理解和支持,期盼你們能盡快出臺相關退改優惠措施,把中國游客的損失降至最低。”
此前,交通運輸部、中國民航局和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決定,自1月24日0時起,凡此前已購買火車票、客車票、船票、機票的旅客,自愿改變行程需退票的,免收其退票手續費。
與此同時,攜程、去哪兒網、飛豬、同程等多家旅游平臺宣布升級疫情退改措施。
影響有多大?
作為一個環境敏感型的產業,此次疫情對旅游業帶來的沖擊毋庸置疑。
湖北宜昌的一位民宿主人表示:“我們去年生意很好,但今年沒什么生意了。之前只有一位客戶提前預定我們的民宿,但因為旁邊的古鎮關閉了展館,也臨時取消了。”
景鑒智庫創始人周鳴岐認為,團隊游暫時取消,不少旅行社可能會受到重創,對整個旅游行業也將產生巨大沖擊。一些大型旅行社和OTA(在線旅游)此前為了控資源降低成本等目的,往往會參照往期客流量,提前半年、一年和不少境內外供應商簽下合同,包郵輪、控房間、切機票(提前簽訂協議拿票),而如果沒有接到訂單,旅行社自身就會承擔巨大損失。
國泰君安近日的研報稱,與其他危機事件相比,流行性傳染病對旅游行業的影響范圍最廣、沖擊最嚴重。“因為旅游行業中的幾乎所有細分領域均涉及人群聚集與社交。”國泰君安稱,不同于其他危機事件僅對某具體細分影響,流行性傳染病窗口期對旅游行業會構成全面沖擊。
研報提到,彼時游客接待損失量最嚴重的為北京、河北、山西、江蘇、山東和河南,游客損失量在1500萬-3000萬人(次)。
出入境游也受到重創,主要因各國處于安全考慮會限制疫情目的地國家公民入境,以及各國到達目的地國家意愿減弱等影響,致客流量減少。
23日文旅部官方微信號“文旅之聲”就提到,泰國、美國、印尼、韓國、法國、英國等10個國家加強對中國旅客的檢疫力度。
疫情之下,旅游業的每一個環節,無一不受到重創。
低谷期的反思
疫情的影響會持續多久,這可能是當下旅游業者最為關注的一個問題。
國信社服分析認為,總體來看,伴隨目前各方面的積極表態和全方位的疫情隔離防治手段,若疫情主要影響一季度,考慮旅游板塊一季度相對屬于淡季,也不是其最關鍵經營階段,因此全年來看預計仍相對可控。
中信證券的研報認為,此次疫情的走向暫難判斷,而不管疫情事件最終影響如何,預計中國消費趨勢長期向好發展趨勢不會改變。
總體來看,疫情的走向,包括控制情況將是決定這一影響大小乃至時間長短的關鍵。
此外,國家層面以及各地方層面,是否制定和落地相關文旅業扶持發展政策,包括不限于稅收和費用減免、財政和信貸支持、就業保障等,將也是關鍵影響因素。
在這一行業低谷期,從業者要“熬”過去,更要思考如何彎道超車。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曉宇表示,疫情過后,未來10年旅游市場的分水嶺將逐漸顯現。他指出,面臨已經變化的市場、早已改變的中等收入群體消費需求,以及后經濟發展高速時期的發展環境,旅游業應利用當前的低谷反思過去幾年旅游行業發展中的問題,反思旅游投資、開發、運營中不太成熟、過于激進或已經過時的產品結構與開發、運營方式,進而重塑產品和服務,打造長期的優勢產品和優質服務。
悲觀者睿智,樂觀者得利。在這個特殊的春節,旅游業“熬”等春天,更在等著反彈后的再出發。